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OCC2010]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全面管理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执行主席沈卫峰教授访谈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10/6/9 16:08: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记者:心血管疾病是人类的头号杀手,而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糖代谢异常的现状如何? 沈卫峰教授:近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和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年增高,这可能与社会老龄化和不良生活方式相关。


     记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较单纯冠心病患者更为复杂,您能否谈谈这方面的现状和进展?
     沈卫峰教授:原则上讲,所有糖尿病患者除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外,均应避免其他冠心病易患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以往大量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疗效较差,即使是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远期预后仍较非糖尿病患者为差。糖尿病也是决定PCI患者住院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在多支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PCI的远期生存率明显低于冠状动脉旁路术。
    我们对1004例接受冠脉内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资料分析发现,平均随访17.2个月,接受普通裸金属支架(BMS)治疗的患者中,糖尿病组心源性死亡和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但在接受DES治疗患者中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相似,提示DES改善糖尿病患者PCI疗效。最近我们对糖尿病患者于雷帕霉素洗脱支架PCI后行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随访发现,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PCI术后2年糖尿病患者支架内膜增厚、管腔内径丢失和再狭窄发生率增高。尽管晚期支架贴壁不良减少,但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发生率增高。因此,这些患者的远期疗效仍有待提高,治疗策略仍需进一步改进。糖尿病患者在PCI后1年或以上随访中,相当一部分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进展(表现为原先病变狭窄程度加重或出现新病变),这些新病变更加不稳定,更易产生临床症状和心血管事件。为此,改进斑块稳定性评估方法,早期检出可能逐渐加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并采取积极和强化的预防措施,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十分重要。冠状动脉造影仅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不稳定冠脉病变,但IVUS,特别是虚拟组织学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能特异地检出斑块表现,可提供斑块不稳定的更加详细的信息。此外,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出,磁共振显像有望成为无创性检出不稳定斑块的方法。另外,对全身炎症反应的测定也能预测后期危险性。
 

    改进斑块稳定性评估方法,早期检出可能逐渐加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并采取积极和强化的预防措施,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临床预后十分重要。

    应该指出,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本身可加重炎症反应。对原先狭窄程度不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如何防止其进一步加重,以及是否在早期就进行介入治疗,还有待深入研究。长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尤其是大剂量)似能降低炎症反应、阻断斑块的发展。因此,充分的全身抗炎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有望进一步降低随访期内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的危险性。


 

上一页  [1]  [2]  [3]  

版面编辑:沈会会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

分享到: 更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招贤纳士
声明:国际循环网( www.icirculation.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5014970号-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7-006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35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50541号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 2004-2024 www.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名称:北京美赞广告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